校园资讯
高考工学专业解读第六弹
发布时间:2020-07-26  发布人:admin


一.力学类专业


 

1.理论与应用力学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方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理论、计算力学、力学实验。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相关的院校、研究设计部门和企业从事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管理工作。可以继续攻读力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汽车工程、航天航空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硕士研究生。

 

2.工程力学

 

培养目标雄厚的力学、数学理论基础;卓越的分析、综合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理论、计算和实验等研究方法和工具;在企业及研究机构中胜任强度、振动和计算机仿真模拟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和管理、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机械振动、有限元法、实验力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机械、交通、车辆、航空、土木、水利、房地产等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计算和强度分析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

 

二.机械类专业


 

1.机械工程

 

主干课程:力学基础课程、电工电子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发动机原理、液压传动、工程机械控制与智能化等。

 

就业率及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工程机械与重型车辆制造企业,路桥建设、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以及相关科研、管理等部门就业,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研发、工程设备使用与管理、企业经营决策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学、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产品三维造型设计、CAD/CAM技术、机械装备设计、模具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机械、汽车、通讯、家电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3.材料成型及控制过程

 

主要课程:开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CAD/CAM原理、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模具工程学、材料表面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可在机械、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电子工业等领域从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材料加工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科研、技术开发、设计制造、企业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4.机械电子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和制造基础、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化装置、机电系统设计、系统仿真、传感与检测技术等。

 

就业与深造:本专业具有相应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比例达53%。毕业生面向国家建设多方面领域,主要从事机电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方向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试验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

 

5.工业设计

 

主要课程有:造型学、结构素描、色彩学、设计形态基础、CAID基础、新媒体设计、交互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发展史、系统设计导论、人机工程学应用、设计心理学、技术工程基础、设计方法与程序、产品专题设计、设计管理以及与理论课程相对应所开设的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

 

就业方向:能够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创新和设计管理工作,能够从事产品战略开发、产品设计以及与工业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设施与展示陈列设计、动画设计、交互设计等领域工作。

 

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大学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过程参数检测技术、微机与单片机应用基础、过程控制原理、过程控制仪表、过程控制工程、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高级过程控制、控制系统仿真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化工动态学、工程力学、化工设备与机械、化工环境与安全等。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可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工作,包括工业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仪器仪表研制与开发、微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可报考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

 

7.车辆工程

 

主要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流体力学、机械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车用内燃机、汽车学、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汽车试验学、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功率电子与电驱动基础等。

 

就业:在机械、汽车以及相关行业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技术中心从事科研、开发、商贸和管理等工作。

 

8.汽车服务工程

 

主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与电子、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再制造工程、汽车评估、汽车服务企业设计等。

 

就业面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设计和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从事设计开发、生产维护和企业管理工作;可在汽车运用企事业单位进行汽车使用管理与调度、汽车服务系统管理和经营工作;可在汽车服务企业进行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产品宣传与市场规划、汽车评估与评价、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多方面从事管理、经营和服务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9.机械工艺技术

 

主干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数控原理与编程、机械CAD\CAM技术等课程。

 

主要就业方向:1、中、高等职业学校从事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主要以中职学校为主)。2、机械行业、企业从事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与创新的设计工程师。3、生产现场从事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践、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的工艺工程师。4、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工艺编程人员。5、机械加工和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人员。6、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人员。7、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

 

10.微机电系统工程

 

培养目标:是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目前只有西北工业大学一所院校开设,面向集成电路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精密仪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培养掌握先进的微电子制造技术、精密机械制造技术、仪器仪表及测控技术、微机电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就业与深造方向: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微电子、医疗器械等行业和领域的研究院所、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及高等院校从事科研、设计、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11.机电技术教育

 

主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I、电工学II、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机床电控及PLC、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选择到中、高等职业院校从事机电类(尤其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方向)及相近专业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数控机床、机器人应用与研发、故障诊断与维修、企业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或选择机电类及相近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

 

12.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培养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强的汽车检测、故障诊断、维修、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集教学型、技术型为一体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注重师范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紧密结合,突出汽车维修专业核心知识的学习和关键技能的培养。

 

就业前景:适合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汽车销售、检测、维修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及管理工作。

 

三.仪器类专业


 

1.测控技术与仪器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学设计、光学测量、精密机械设计、自控原理基础、光电技术与实验、光电检测技术、光电仪器原理与设计、光纤技术基础、光电成像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显示技术、视频技术。

 

就业与深造:适宜于从事大专院校教学和科研岗位、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各工程部门的科研院所、工厂企业、管理机关的光电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应用、科技开发、技术支持、生产和管理岗位工作。本专业设有硕士学科点和博士学科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优秀学生可以竞争本-博连读。40%-60%的毕业生可以继续读研究生和出国留学。


四.材料类专业

 

 

1.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开设物理化学、电工和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物理)性能、金属材料学、陶瓷材料学、电子信息材料、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材料模型与数值方法、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表面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可在高校、相关研究院所、政府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2.材料物理

 

课程设置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结构分析、航空材料、材料物理性能、表面工程、真空与薄膜技术、材料设计概论、材料加工成型原理及工艺、无损检测、材料失效分析、材料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等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事材料的生产、研究和开发,也可到高新技术行业从事工程材料生产和加工、新型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材料分析测试等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还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3.材料化学

 

主要课程: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先进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聚合物共混与阻燃材料、低维材料、陶瓷材料学、材料表面与界面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与材料科学相关的新材料设计与传统材料改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设计制造、企业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4.冶金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无机化学、冶金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冶金热工设备基础、有色金属冶金学、钢铁冶金学、冶金工厂设计基础、冶金环境工程学等。

 

就业面向:学生毕业以后,在钢铁冶金、有色冶金领域可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在材料、化工、环境、机械工程等领域可从事与冶金学科相关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改造工作;在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生产企业可从事生产组织、技术经济、质量管理、环境安全、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在冶金研究、设计院所可从事科研开发、工厂设计、工艺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在高等院校可从事冶金实验教学工作;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可从事冶金教学工作。

 

5.金属材料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电工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金属材料学、工程力学、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机械设计、热处理工艺与设备、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材料成型与工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材料科学创新实验等。

 

就业面向:毕业生可从事金属材料及其它在机械、能源、汽车、冶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应用研发工作,或者材料的生产及经营、技术管理和材料的检测、失效分析等技术工作。

 

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物相分析、工程力学、热工理论基础、流体力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建筑概论、土木工程施工、胶凝材料学、建筑结构材料、材料检测技术、砼制品工艺学。

 

就业领域包括:1、硅酸盐领域生产过程的生产运行、系统优化设计、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及管理工程技术工作;2、高温材料的产品工艺设计、生产运行管理及研究开发工作;3、从事钢铁企业中与耐火材料相关的专业;4、从事矿山开发建设工作;5、建筑材料检测及监测行业的测试与管理工作;6、在建筑、能源、航空航天、交通、化工、冶金和机械等领域的企业、科研设计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新产品开发工作。

 

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主要课程: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合成工艺、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表征、特种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可在石化、航空航天、化工、轻工等领域相关科研、企业等部门从事高分子合成与应用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8.复合材料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概论、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研究方法、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复合材料原理、材料表面与界面、材料现代测试方法、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工艺等。

 

就业面向:毕业生可从事复合材料或其它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工作,也可到复合材料相关的建筑、电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信息通讯、轻工、化工等领域工作。

 

9.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粉体制备与加工技术、粉末冶金原理、功能材料与器件、特种陶瓷、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粉体与粉末冶金、特种陶瓷、特种功能器件的开发、生产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还可在机械、电力电子、冶金、化工及新能源领域内从事材料专业相关技术工作。

 

10.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作风、健康的体魄,能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宝石学理论和技能以及先进科技手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事宝玉石鉴定、商贸和经营管理、首饰工艺及其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系统地掌握宝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宝石学、首饰工艺学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从事宝石鉴定和宝石学科学研究、宝石加工、首饰制作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地质学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宝石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材料学导论、材料化学与材料物理、宝石学鉴定仪器、宝石鉴定、首饰设计及制作工艺学、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宝石颜色成因、宝石资源、珠宝商贸规则、珠宝经营管理等。

 

就业领域:珠宝首饰企业、经贸、质检、旅游、银行等部门。

 

11.焊接技术与工程

 

主要课程主要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热学、工程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弧焊电源、电弧焊和电渣焊、焊接冶金学、焊接质量检测与评价、焊接应力与变形控制、钢结构设计、钢结构焊接制造。

 

就业方向主要在机械制造、建筑安装、石油化工及管线工程、航空航天及船舶、焊接设备制造等行业内从事焊接工艺编制、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设备调试、焊接设备管理、焊接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12.功能材料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合成及其应用、材料分析检测与评价技术及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等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础实验技能;熟悉国家关于科学技术、材料制备与应用的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受到功能材料制备与加工的专业训练,掌握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相关工程技术、产品开发、分析测试等方面的知识,初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可在橡胶、塑料、石油、化工、轻工、建筑、交通、航空航天有关功能材料的领域施展自己的才能,可从事新产品设计开发、产品销售、生产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13.纳米材料与技术

 

主要课程设置: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纳米材料表征技术、纳米材料专业实验、表面与界面、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微纳制造技术,纳米医药和纳米生物技术导论、化工原理、材料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半导体物理基础

 

就业前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纳米材料和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国内外纳米材料与技术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

 

1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主要课程设置: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能源电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能量转换与应用、先进节能技术、能源系统的集成设计、世界新能源发展态势系列讲座。

 

就业前景:在太阳能光伏行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涉及节能和低碳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管理和研究工作。

 

五.能源动力类专业


 

1.能源与动力工程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车辆概论和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等必修课程以及现代设计方法、机械振动基础、动力机械电子控制、叶轮机械自动调节、内燃机增压技术、内燃机排气净化、车辆检测与维修、燃气轮机原理、内燃机性能仿真与应用、动力机械结构仿真与应用、热流体计算软件基础与应用、叶轮机械系统仿真等选修课程。

 

就业与深造:本专业领域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应届毕业生攻读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达61.40%,毕业生就业率为95%,主要在汽车、发动机、能源动力、航空、流体工程、流体机械等有关的科研院所、企业及其它相关单位从事科研、开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主要课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环境化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检测技术与仪表、电站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水污染控制工程、热工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实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仿真实践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与火力发电、能源利用与转化相关的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与火电厂热力工程、煤化工、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能源利用相关领域的设备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检修与维护、生产集控运行、自动控制、环境保护与监测、信息处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等工作。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主要学习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电路、电子学、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等流体、机械、电气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风力发电原理、风力机空气动力学、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力发电机组监测与控制、风电场电气工程等专业课

 

就业去向:在大型现代化电力及能源企业、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能源与环保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电力、节能等方面的规划、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又可以在与新能源相关的科研、教学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六.电气类专业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应用知识。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学院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电气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工业计算机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等领域从事系统研究、分析、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2.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主要课程设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通信原理、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与检测、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就业去向:电网公司、发电公司、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工作。

 

3.光源与照明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工程光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气体放电与光源、电气照明设计、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光源电器原理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光辐射测量技术、灯具光学设计、光电显示技术、太阳能光伏原理与应用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源与照明技术领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在半导体光源材料、芯片制备等相关领域从事照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检测以及照明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半导体照明行业及相关太阳能光伏企业胜任产品研发、工程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专门人才

 

4.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总线接口、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执行器、信号与系统、系统工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智能化系统概论。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自动控制、电气设备的系统控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电气与自动化工程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以及管理工作。

 

七.电子信息类专业


 

1.电子信息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路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语音处理与编码、数字图像处理、现代电子线路设计、嵌入式系统、DSP技术及应用、软件基础与数据结构、信息论基础、电子测量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注重宽口径人才培养,毕业生可以在电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领域择业,也可以继续深造。

 

2.电子科学与技术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将学习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数字图像处理基础、微波技术基础等专业主干课程,专业课程有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通信原理、无线通信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等,此外还开设了有关通信、信息、控制和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课程。

 

毕业生适合在电子信息类高科技行业诸如通信、信息、控制、计算机、生物医学仪器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亦可报考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

 

3.通信工程

 

课程设置: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要学习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光通信基础、无线通信基础等专业主干课程;信息论基础、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DSP系统、嵌入式系统、片上系统等新技术实验课程;以及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专业的选修课程。

 

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涉及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就业率始终在96%以上,学生毕业后可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技术基础、单片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物理导论、VLSI设计导论、EDA技术、传感器技术、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工艺学、半导体集成电路等。

 

就业方向:可选择到中、高等职业院校从事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或到集成电路制造厂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以及通信和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管理等工作,也可选择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固体电子学、通信、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半导体物理、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电技术与实验、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学基础、光电检测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显示技术、光纤技术基础、视频技术等。

 

就业与深造:适宜于从事大专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的科研院所、工厂企业、管理机关的光电子技术与光电成像技术等的应用、科技开发、技术支持、生产和管理岗位。可以继续读研究生和出国留学。

 

6.信息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等。

 

就业与深造: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与信息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公共安全图像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等。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

 

7.广播电视工程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以数字视音频技术为基础,以数字电视广播技术、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网络制播技术和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特色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本专业面向广播电视、现代传媒和多媒体通信等领域,培养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数字电视技术、数字视音频处理技术和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广播电视和现代传媒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与集成、产品开发应用、节目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视原理、数字视频处理、数字电视技术、数据压缩原理与应用、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网络制播技术、视频测量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数字视频处理系统设计、音频工程。

 

8.水声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声学及水声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深造与就业方向:通过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较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在水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声学和自动化等专业继续深造。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方向主要分布在相关专业研究所、企业和高等院校,从事水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可选择报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9.电子封装技术

 

主要课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微电子制造工艺、集成电路设计、微连接原理、电子封装材料与封装技术、电子封装结构与工艺设计、封装可靠性与测试技术以及微系统封装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就业与深造:本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在全国两所高校进行试点建设的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国防电子、航空与航天、信息与通讯工程、微电子与光电子工程、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行业领域从事电子封装产品的设计、制造、研发、企业管理与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生。

 

10.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主要课程:电子电路、微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片上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数字信号处理、ASIC设计、数字IC设计、模拟IC设计、版图设计、集成电路逻辑综合技术、集成电路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基于SOPC的系统设计、集成电路验证技术、RFIC设计、SystemVerilog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封装、集成电路设备等领域胜任电子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设备维护等工作。

 

11.医学信息工程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电子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医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医用软件技术、医学信息标准与集成技术等。

 

就业方向可在医疗信息技术相关的生产经营企业、研究机构、各级医院及医疗卫生机构就业,从医疗信息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经营管理、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工作。

 

12.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电磁场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微波技术基础、电波传播、天线原理与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微波网络、通信技术与系统等。

 

毕业走向:可到邮电、通信、广播电视、航空航天、遥感、遥测遥控、雷达、电子对抗、电子元器件、资源探测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研究所、公司、工厂和相关部门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在电磁场技术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和深造。

 

13.电波传播与天线

 

 主干课程: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电磁波散射、天线原理与设计、微波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磁场数学方法、阵列天线分析与综合、自适应天线、天线与微波测量、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等。

 

毕业走向: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到信息电子、航空、航天、船舶、电信等工业部门和国防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1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法、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控制器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电路、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与应用等。

 

该专业毕业生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微波与电磁场、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等专业。本科毕业生大部分到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领域从事专业研究、新产品开发工作。

 

15.电信工程及管理

 

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是面向信息行业、宽口径的交叉学科。本专业根据现代信息社会需求,培养既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信息网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具备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运营、管理,能开拓国际市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获得通信工程的基本训练,同时学习网络协议、企业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运营、管理及市场开拓能力。

 

本专业系统地学习数理基础课程、英语、电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现代通信技术、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

 

16.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的电子信息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师资。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电视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测量、单片机技术、电子CAD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等。


八.自动化类专业

 

 

1.自动化

 

主要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智能控制、最优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统、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导航系统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等。

 

就业与深造: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适宜于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部门的科研院所、企业、管理机关从事自动化系统和装置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还可以继续读研究生。

 

2.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主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微机与接口技术、现代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检测技术、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列车运行控制、地铁与轻轨控制技术、铁路信号远程控制、编组站自动化系统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具有国家行业需求的鲜明特色和较完善的培养体系。毕业生主要从事高速铁路、既有铁路、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厂矿企业铁路等领域中信息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系统集成、施工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可在国有铁路各路局、城市地铁公司、各地方铁路公司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与管理、工程设计及设备维护等工作。

 

九.计算机类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等。特色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C++程序设计、汇编程序设计课程,指定形式语言与自动引论、计算方法、运筹学、数学建模等数学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软件组件技术、数据库新技术、Linux、网管与实践技术、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网络规划与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并行计算、机器学习、电子商务、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原理与技术、数字系统设计、信息安全法律基础等一系列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2.软件工程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软件工程基础、软件需求工程与建模、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测试技术等。软件工程基础、软件需求工程与建模、程序设计方法实践、软件工程实践、应用系统开发实践。

 

就业与深造:本专业可以继续攻读软件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生适宜在以高新信息技术为主的IT企业、科研院所、管理机关等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

 

3.网络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嵌入式网络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交换与路由、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协议分析、无线自组织网络、搜索引擎原理及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信息化与网络化需求,在研究机构、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科研、应用系统开发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4.信息安全

 

主要课程: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由基础数学类课程、计算机主干课程、信息安全类课程三类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数学分析、线性代数、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概率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访问控制、程序设计工具类课程;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安全体系、操作系统安全分析、密码学、安全协议、信息论与编码。除上述专业课外还开设了大量专业选修课,主要有:应用安全入门、网络安全技术入门、数据通信原理、信息安全法律基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理论与防治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等。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将增设相关课程。

 

就业方向: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国内只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奇缺。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5.物联网工程

 

主要专业课:物联网概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RFID技术、M2M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理论、软件工程、3G/4G通信网络等。

 

就业与深造:本科毕业生除继续攻读研究生和出国留学深造外,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及互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等技术与管理岗位,从事物联网及互联网的协议标准与系统、通信架构、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综合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也可继续深造,将来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6.数字媒体技术

 

主要课程:专业课程有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移动数字娱乐开发技术等理论性课程和工程实践;绘画基础、数字艺术设计概论、构成设计基础、数字艺术设计、3D美术设计、影视技术基础、影视后期制作、动画设计基础、动态捕捉技术、游戏开发、游戏软件测试、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可在政府机关、新闻媒体、出版、商贸、教育、信息咨询及IT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开发、音视频数字化、网站开发与维护、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信息服务及数字媒体管理,以及从事动画和游戏的开发和影视后期制作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7.智能科学与技术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导论、人工智能基础、计算智能、嵌入式系统、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智能游戏开发、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同时学生还可选修本学院其它专业的相关课程。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广泛的工作适应性,能胜任信息网络、电子娱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在工业、教育、医疗、管理、国防等领域从事智能化产品研究设计与开发、信息处理等工作。

 

8.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主干课程:空间信息导论、地图学、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空间数据库、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网络、遥感原理、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综合实验、数字摄影测量、测量学综合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导航定位技术。

 

毕业走向:本专业就业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可在空间信息产业部门、各行业领域(国防、国土、测绘、环保、水利、气象、农业、民政等)从事导航定位、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商务、数字媒体等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也可在各级政府的信息化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从事规划、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9.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通信原理及应用、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楼宇自动化、数字图像处理、电子装备设计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邮电、通信、金融、电力部门以及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还可以在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十.土木类专业


 

1.土木工程

 

开设课程: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以及桥梁等工程设施的学科。

 

随着我国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土建行业工程技术人员不但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取得必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执业资格认证主要有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执业资格认证均需要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能报考,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更新,尽早报考以取得相关的执业资格。想要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大学生,在实习中可选择建筑工地上的测量、建材、土工及路桥标段的路基、路面、小桥涵的施工、测量工作。

 

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课程设置: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与设备、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燃气应用工程、能源环境学、空气污染控制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和相关实践及特色课程。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具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就业面广,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能源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控制与保护、建筑人工环境领域的研究、设计、安装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水分析化学,给水排水物理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力学,水泵与水泵站,水文学,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就业前景:能够在城市取水(构筑物)工程、净水(构筑物)工程、污水处理(构筑物)工程、给水工程、市政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布线、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消防控制系统、智能建筑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供配电及照明等。

 

就业方向:1.建筑电气专业强弱电设计、施工、监理;2.智能建筑系统的开发、安装、调试和维护;3.建筑设备的研发、安装、调试、维护;4.电子设备的研究、开发与维护;5.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研发。

 

5.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毕业生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城市人防、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研究、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适宜报考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等。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测量学、工程地质、土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岩体力学、地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原理、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地下工程施工、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铁与轻轨、有限元原理。

 

6.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道路勘测与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舟桥工程、城市道路设计、地下工程施工、路桥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就业深造:就业领域包括:1、道路桥梁工程公司、设计院所从事施工、设计;2、铁道工程局从事隧道、路基和边坡施工组织与管理;3、交通监理公司从事建设施工监理;4、港口与航道工程企事业从事基本建设工作;5、科学研究院所从事科研、开发工作;6、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7、国家公务人员。

 

十一.水利类专业


 

1.水利水电工程

 

本专业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课程设置包括有:除数学、物理、外语、制图、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之外,还将重点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水力学、水文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本专业就业部门和范围较为广泛,毕业生可在水电工程勘察设计院,水电投资开发公司,水电施工工程局,水利工程监理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水利、水电、电力行业的研究、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及其它行业从事相关工作。

 

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专业主要学习:水文学原理、水力学、运筹学、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水电站水库调度及其自动化系统、水资源优化原理与方法、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地下水文学、水环境化学、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规划与管理、水利工程经济学、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水灾害防治、抽水蓄能技术、自然地理与水文地质、气象与气候学、节水理论与技术、自然地理与水文地质、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等。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在大型现代化电力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水利(水务)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利(电力)设计院、各大流域管理机构、城建部门、环保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外咨询公司从事规划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管理和咨询工作。

 

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测量、海岸动力学、流体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港口装卸工艺、钢结构设计、工程概预算、航道整治、航道工程学、海岸工程学、港口工程学、交通工程、交通规划、工程项目规划、交通环境保护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港口及航道企事业单位、港口及相关设计单位、运输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等工作。

 

4.水务工程

 

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力学,城市水文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健康水循环、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管道系统、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城市水系治理与水体恢复技术、工程技术经济学、城市节水理论与实践、城市防洪与减灾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将成为首都城市水务和环境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力军,主要需求包括各部委、省、市的专业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院、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技术部门;以及水务局、规划局、市政工程局和各部委相关职能机构等管理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集团、中外水务集团、环保公司、咨询公司、大型物业管理集团等相关企业。

 

十二.测绘类专业


 

1.测绘工程

 

主要课程:测量学、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椭球大地测量学、测绘管理学、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学、数字通讯技术、遥感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摄影系统与遥感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地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卫星导航学、数字图像处理、工业与工程摄影测量、工程监理、摄影测量学、地壳运动监测及分析等。

 

毕业后培养具有土地测量、房产测量、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够在土地管理、城乡建设、地质矿产、交通水利等行业,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测量工程、测绘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遥感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原理与方法、遥感地学分析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摄影测量学、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等。

 

培养目标: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遥感与摄影测量科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研究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获取影像,并进行分析、测量、处理和解译,以获得目标物体和环境的几何信息。培养能在测绘、城市、农业、水利、交通、军事、地质、环境、海洋等领域从事遥感与摄影测量生产设计,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应用、规划、管理以及科研与教学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导航工程

 

主要课程包括:导航学,最优估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卫星导航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路,卫星导航数据处理方法,组合导航,惯性导航原理,嵌入式系统与程序设计,GNSS接收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导航电子地图,天文导航,室内定位技术,LBS技术与应用等。

 

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交通、军事、电子、信息及通讯产业等部门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研发、管理、教学及应用等工作。

 

4.地理国情监测

 

主要专业课程有:地理国情概论、地理国情调查技术与方法、地理国情监测原理、地理调查与编码、地理国情数据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应用建模、地理国情数据处理(双语课程)、数字传感器网络技术、测量学、遥感原理、摄影测量学、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理国情报告与发布、空间数据库、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国情信息技术集成(全英文课程)、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C语言)、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空间智能与辅助决策、地理国情可视化与地理模拟。

 

毕业生能在测绘、国土、规划、民政、水利、交通、环境、生态、矿产、农业、林业、人口、海洋、气象、国防、军事、安全、公共卫生、重大工程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地理国情监测相关的科研、教育、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十三.化工与制药类专业


 

1.化学工程与工艺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化工工艺设计、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学等。

 

就业与深造:毕业生可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医药及精细化学品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

 

2.制药工程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反应基础、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制剂工程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

 

就业与深造: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

 

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所学课程除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工程制图、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外,主要专业课程有:环境监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基础、资源再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产业生态学、环境学基础、环境微生物学、清洁生产、化工原理、清洁能源技术与工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工程、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技术、工程概预算与经济分析、资源再生工艺与设备、循环经济、环境经济学概论等。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政府环保部门、高等院校、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相关企业及环保机构。

 

4.能源化学工程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电化学测量原理、电源工艺学、化工原理、能源化学、电极过程动力学、应用催化基础、现代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新能源材料等。

 

就业与深造: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或在能源化工类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5.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专业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模拟与优化、化工传递过程原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工基础、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培养工程、工业微生物等课程。

 

就业方向:在化学工程及生物技术领域从事产品及过程设计、新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十四.地质类专业


 

1.地质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本专业以及相关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方法和技术,熟悉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化学、流体力学、地质学与矿物学、矿床地质与油气田地质、岩石力学与爆破工程、矿床开采、油气田钻探与开发、矿物加工与利用、技术经济学等。

 

2.勘查技术与工程

 

主干课程:基础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应用地球物理、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岩土工程施工方法、地下水资源评价等。

 

就业面向:毕业生可在岩土工程勘察、资源勘查、地基基础及相关技术管理等单位从事工程勘察评价、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从事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

 

3.资源勘查工程

 

主干课程: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地层与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矿床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矿产资源与水资源及工程地质勘查与评价、矿业经济与政策法规、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

 

就业面向:毕业生从业部门涉及国家机关、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地勘、煤炭、石油、水文与工程勘查、地区经济、矿产与土地资源等企事业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

 

4.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课程: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等

 

就业方向:在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勘察、评价、规划设计、地下水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十五.矿业类专业


 

1.采矿工程

 

主干课程: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特殊开采技术、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井巷工程、矿井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与设备、矿山企业管理等及采矿模型、岩体控制实验、矿山通风等课程。

 

就业面向: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部门、安监局、煤监局、煤炭及非煤矿山企业、地矿局、城市规划局、矿建及土建企业等单位就业。

 

2.石油工程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层物理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石油机械、油田化学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全国各油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和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产品开发、生产管理、技术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3.矿物加工工程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矿物学、矿物加工工艺学、试验研究方法、矿物加工工艺学实验、矿物加工专题实验、矿物加工工程设计基础、矿物加工分析测试技术、洁净煤技术、环境工程学、非金属矿深加工、固体废物资源化、选矿自动化、选矿技术经济与生产管理等。

 

毕业生情况:毕业生可就职于相关科研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生产厂矿企业及政府部门等单位工作,主要从事矿物加工领域工程设计、科研、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教学管理及政府部门管理等方面工作。

 

4.油气储运工程

 

主要课程有: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油气集输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库设计与管理、技术经济学、泵与压缩机等课程。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5.矿物资源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电工学、运筹学、矿山电工、地球科学概论、矿山地质、矿床学基础、矿物-矿石学基础、工艺矿物学、矿山测量、矿床开采学、选矿学、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设备、矿山环境工程及矿山环保、矿物材料学基础、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管理科学基础、矿产资源规划、矿山法规等。

 

就业方向:能在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矿物资源开发、加工利用以及资源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

 

6.海洋油气工程

 

主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大学外语、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石油地质学、海洋平台工程、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海洋钻井工程、海洋采油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全国各大油田尤其是涉及海洋油气田开发的石油公司和油田、相关的院校、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任职。

 

十六.纺织类专业


 

1.纺织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与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纺织材料学、纺织品设计、纺纱学、织造学、染整工艺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现代设计方法、经营管理等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在纺织企业、针织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纺织染工艺设计、纺织品设计与开发,针织工艺与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国内外纺织品贸易等方面工作。

 

2.服装设计与工程

 

主要课程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中外服装史、服装结构、女装纸样与工艺、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工业制板、服装市场营销、服装电脑效果图、服装CAD基础、服装生产与运作管理、服装商品企划。

 

就业去向各类服装品牌公司、服装零售业、服装高职和中专院校、服装媒体及网站等。可从事服装企业管理、服装技术与工艺、服装和产品策划、服装零售和贸易、服装教育及相关工作。

 

3.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主要课程设置:有机化学、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纺织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纺织材料学、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非织造学、非织造后整理技术、粘合剂与助剂、企业经营与管理、计算机语言、质量管理工程、第二外语等。

 

就业前景:在中外企业、科研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市场营销、贸易与检测、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4.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服装设计、生产制作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艺术设计院校师资和本行业高层次的应用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服装史、服装学概论、服装工艺、服装CAD、时装画技法、服装专题设计、服装推板、民族民间服饰、服装展示、综合设计、成衣结构与板型、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与制图、图案、色彩、素描人体、素描等。

 

 

培训申请
姓名
联系电话
学段

选择学段

年级

选择年级

    邮箱
    学习校区
    验证码